在洁净室环境中,服装作为关键防护屏障,常被误认为 “防静电即防尘”,这种认知偏差可能导致生产风险。结合多年行业实践,美安服饰总结出洁净室服装选择的 5 个常见误区,帮助企业避开防护漏洞。
误区一:将防静电性能等同于防尘效果
防静电服通过导电纤维释放静电,而防尘服侧重阻挡微粒脱落,两者技术原理不同。例如电子车间需同时具备防静电与低发尘性,而单纯防静电服若面料掉屑,会污染精密元件。需根据场景选择 “防静电 + 防尘” 双功能产品。
误区二:认为面料越厚防护效果越好
过厚的面料会增加透气性负担,导致员工出汗增多,反而加速微生物滋生。优质洁净服采用轻量化高密度面料(如 200-250g/㎡),既能阻挡微粒,又保持空气流通,尤其适合长时间穿戴的医药洁净室。
误区三:忽视服装结构对防护的影响
拼接处缝隙、袖口松紧度等细节直接影响防尘效果。部分企业选用普通工装款式,领口、裤脚未做密封处理,导致人体皮屑泄漏。合规设计应采用连体结构 + 导电硅胶收口,减少 90% 以上的微粒泄漏风险。
误区四:过度追求低价忽视洗涤兼容性
低价洁净服经几次灭菌洗涤后,面料易变硬、导电性能衰减。合格产品需通过 50 次以上高温灭菌测试,保持结构稳定。盲目压价可能导致频繁更换,反而增加综合成本。
误区五:忽略不同洁净等级的差异化需求
ISO 5 级洁净室(如半导体车间)需采用无菌缝制的 Class 100 级服装,而 ISO 8 级车间(如食品包装)可选用基础款洁净服。混淆等级选用会造成资源浪费或防护不足。
美安服饰针对不同洁净等级提供定制化服装方案,面料经特殊工艺处理,兼顾防静电与防尘性能,通过多项权威检测。公司拥有 23 年经验,年产能 90 万套,助力企业科学选择洁净室防护装备。